捕捉藝術的永恆與浮動 (作者:朱宗慶)

前天與團友討論到如何利用時間練習及如何加強…等問題時,發現共同的感覺是,在台灣許多學音樂的人,也並不一定熱衷到現場欣賞音樂會?下列這篇文章的分析值得分享!

捕捉藝術的永恆與浮動 (作者:朱宗慶)

在歐美,古典音樂的觀眾有趨向老化的現象,相對地,台灣的音樂廳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年輕觀眾,使得我們的表演藝術市場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致。可惜的是,這些年輕觀眾在離開校園後,能夠繼續且時常回到音樂廳的人有限,忠誠觀眾不足。
而台灣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年輕觀眾,主要原因在於台灣表演團體活躍熱情,藝文節目蓬勃,帶動了新觀眾的加入。同時,學校和部分縣市政府的文化局、教育局鼓勵學生進劇場,或是直接把表演藝術團體帶進校園,及推動藝術家駐校。
然而,要留下觀眾,除了要有吸引人的演出內容、好的節目品質之外,表演團體必須做好「觀眾關係管理」,來觸發觀眾對團體的「品牌認同」和「情感連結」。對團體而言,核心產品是節目、創意與服務,透過市場分析,開發累積觀眾。再藉由各類媒體及資訊工具的運用,確保演出訊息送達觀眾、有效行銷並與觀眾建立情誼,以好的服務與互動維繫觀眾與團隊的關係。
在台灣,不僅穩定的忠誠觀眾不多,許多學藝術的人也並不熱衷看節目,比例依戲劇、舞蹈、音樂的順序等而次之。經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學音樂的人為了熟稔技藝,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在個人練習或團體排練上,且有很多個別授課的機會,相對減少了欣賞藝文的時間。加上,古典音樂歷史悠久,有豐富的典藏累積,影音品很發達,坊間多所蒐藏,故影響其進入音樂廳欣賞現場演出的動力。
不同於學音樂、舞蹈的人,學戲劇的人最常看各類型的表演。他們通常較晚確定志向,會選擇走戲劇這條路,熱忱是投入的主因,也因而對於所學會更全力追求。加上「戲劇」是人生百態的揣摩,他們更需要觀摩、接觸外界,接受刺激以觸發創作,所以學戲劇的人較常遊走專業領域之外,汲取靈感,享受激勵。
以往,很多人把出色的技藝就當成是藝術,爾後後人又更進一步的追求,以為藝術是一種經過深度「思考」及「感受」而產生美好創作的過程。我們經常形容精采絕倫的音樂、繪畫是「借上帝之手而產生的」,或是以「此物只應天上有」來讚譽,就是形容藝術令人難以理解的高超層次,不應為人類所創造,所以,把功勞歸給上天。
「思考」和「感受」正是讓藝匠變成藝術家的原因。藝術的境界是無止境的,如果只把「藝術」視為工作,只專注技藝的練習,不去感知捕捉藝術顯現於生活四周的永恆與浮動,如何讓藝術超越自我極限?
台灣表演團體、藝文節目的蓬勃活絡是世界少見的,台灣也有大批喜歡藝文的觀眾,如何不讓這樣的優勢曇花一現而能有所累積、甚至使藝文內化成人們生活的一部份,有賴表演團體、政府和教育三者的通力合作和努力。台灣現在有很好的契機,只要好好把握、努力,我相信一定會有很不一樣的結果!
(轉載自民國99年10月20日聯合報《名人堂》專欄文章)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