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風車用愛與藝術, 持續推動各鄉村的兒童藝術工程

紙風車多年來持續推動各鄉村的兒童藝術工程,一直是我在推動平民樂團團務時,很重要的參考!愛與藝術的「第一哩路」;接著要以由各地在地人「用辦廟會的精神」走「第二哩路」,我真的很佩服他們!

建國百年 紙風車展開「第二哩路」
2010/10/26 聯合報
愛與藝術的「第一哩路」,永不完結。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走了四年,預定明年中演完最後一場,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表示,將接著開展「第二哩路」,改由各地在地人「用辦廟會的精神」自行募款、自邀不同藝術團體演出,「讓孩子的笑聲繼續」。
「這幾年激起的各種效應,如果只停在這裡,就太可惜了!」李永豐說,紙風車計畫至今完成八成五,再演五十一個鄉鎮就告一段落,然而計畫若就此停步,藝術仍難扎根,不能算成功;何況這幾年,他從諸如金山年輕人為孩子發起義賣麵包募款等,看到在地民眾「想為家鄉做點事」的熱望,都告訴他「不能停止」。
過去的第一哩路,主要靠企業或個人認捐,全台各鄉鎮只要募集經費達演出成本三十五萬元,紙風車就到當地演出,其餘行政費用十五萬再靠紙風車自己想辦法;未來的第二哩路,紙風車將請社會人士組成「遊說團」,赴各鄉鎮鼓吹民眾發起小額募款,同樣湊集三十五萬元邀請各表演團體,不足的費用再由紙風車向企業募款補齊。
李永豐強調,未來紙風車將扮演「協調者」,藉由四年來吸取的寶貴經驗,幫各鄉鎮實現邀團心願,不論邀哪團,紙風車都會幫忙籌款,但仍不接受政府補助。他認為,政府介入會有如標案、時間等太多限制,民間自己做,效能及激起的效應都更高。
第一哩路計畫花五年完成,李永豐預計,第二哩路得花八年,「我們不急,既然是小額募款,慢慢來一定會達成目標。」範圍則在原有的三一九鄉鎮外,也納入台北市、高雄市的弱勢孩子。
目前第二哩路「遊說團」已有四、五十名成員,每組七至八人,將先前進曾有在地小額募款紀錄的十多鄉鎮,再以這些鄉鎮為示範,推廣到附近鄉鎮。李永豐信心滿滿:「心願到哪,成功就會在那裡。」

紙風車/小人物熱情勸募 感動李永豐
紙風車將邁向第二哩路,構想來自第一哩路時,主動發起小額募款的十多個鄉鎮民眾。紙風車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感動說,「那都來自在地認同和情感,和政黨、政治無關。」
在彰化二林,有國中老師調離前,想到以紙風車演出,作為送給鄉親和孩子告別禮,於是天天課後掛識別證去募款,不到三周居然募得十七萬元。
雲林西螺例子更經典,一位中醫師自費印海報,發起每人捐兩百元,紅豆餅阿姨、超商店長等都幫忙宣傳,很快達成一千七百五十人的募集目標。後來西螺演出第二場,也是靠水電工、修車師傅等十位小人物發起募款,一年後圓夢。
「鄉鎮間彼此遊說」的擴散效應,也在第一哩路出現過。當時西螺已看完戲,發現隔壁二崙還沒看,乾脆幫忙串連;接下來,二崙幫崙背,崙背幫古坑……雲林就這樣成了台灣首個完成所有演出的縣。
貢寮澳底和澎湖七美,甚至隔海串連。去年六月,貢寮還沒募好款,見七美的募款就差運費,竟先放下募款大計,幫七美宣傳;七美圓夢後,也回饋幫忙鼓吹,讓澳底三個月後遂願。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