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田徑運動發展的故事

台灣田徑運動發展的故事

2010-07-25中國時報
 從第一位參加奧運的台灣人張星賢、第一位赴日參賽的體壇女將林月雲,到「亞洲鐵人」楊傳廣、「飛躍的羚羊」紀政於一九五○、六○年代揚威國際,直至九○年代「風速女王」王惠珍跑出歷史性金牌,歷代田徑豪傑所捲起的風雲,已深深嵌入台灣人民的心靈。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光復後,日本政府想給張星賢國籍,極力留下他,但張星賢仍在一九四六年帶著全家回台,全力推動台灣田徑運動」,著有《運動巨人張星賢》一書的台灣運動史研究者蘇嘉祥指出,張星賢曾負笈早稻田大學,一九三二年以日本代表隊身分參加洛杉磯奧運會,成為第一位角逐奧運的台灣人。
 一九三一年獲選赴日參賽的台灣女性選手林月雲,則拿下明治神宮競技大會三級跳遠亞軍,憑藉場上傲人的表現,突破女性不宜拋頭露面的時代藩籬。一九五○年代標槍皇后林招枝、短跑名將張甘妹(其後成為台大法律系教授),則延續女性在田徑場上的傑出表現。
 奧運經典 楊傳廣、強生對決
 楊傳廣勇奪一九六○年羅馬奧運十項運動銀牌,紀政在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奧運拿下女子八十公尺跨欄銅牌,以東方人的體型在西方人的田徑強項發光發亮,都令國人感到無限驕傲。而楊傳廣與強生這對好友的激烈競爭,更被視為奧運史上經典對決之一,楊傳廣的傲人成就,也成為台灣運動史上的重要里程牌。
 而李福恩、古金水在一九七○年代後期展開的十項運動長期對決,亦已成為台灣民眾難忘的田徑風雲。到了一九九一年英國雪菲爾世界大學運動會,台灣田徑史上另一顆閃亮巨星就此誕生。
 「我在一百公尺只拿到第四名,左腳鼠蹊部更受傷到幾乎沒辦法走路,但隔兩天就比兩百公尺。那時我抱定主意,就算腿斷掉了,回國再接。他們看我受傷不抱希望了,所以兩百公尺那天沒有半個代表隊官員在場。」
 帶傷衝刺 王惠珍「金」厲害
 王惠珍忍痛出賽,「起跑時我根本沒想到腳痛這件事,捉準鳴槍那一刻衝出,過彎剩八十公尺時,我突然發現怎麼都沒有人在前面,就拚命衝到終點」,這些不為人知的轉折,正是王惠珍在世大運奪得兩面歷史性金牌的心路歷程。
 直到站上頒獎台,看著中華會旗升起,王惠珍才哭了出來:「我在十七歲時就被教練灌輸『我是一個背國旗的人』,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做到了,還哭得很慘!」後來王惠珍奪金落淚照片,還高掛中正機場一年。
 一九九四年,王惠珍為台灣拿到重返亞運的田徑第一金,又是另一個血淚故事。
 那年王惠珍左後腳跟旁長的筍狀骨刺已嚴重影響行走,於是動了耗時很久的手術,「復原狀況不如預期,我每天都哭,怕無法比賽了」,所幸王惠珍最後沒有遺憾。
 高仙桂紀錄 至今無人能敵
 「參加田徑隊,讓我學會了一個人孤獨往目標邁進」,大專運動會乙組女子五項紀錄保持人,過去三十年來一直都是高仙桂。
 高仙桂從台大經濟系及研究所畢業後,嫁給了台大田徑隊教練簡坤鐘,其後更證明了運動好手也能在政府部門出人頭地,如今已是負責國家發展政策規畫的經建會主任秘書。
 從楊傳廣的奧運第一面獎牌,到無數男女田徑好手前仆後繼,台灣田徑史可說是一步一腳印,在速度飛快的電光火石之間,創造了永難磨滅的台灣人民珍貴記憶。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