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劇場《2012光之祭典》以2012年末日預言為靈感7/16在台北華山創意園區登場。
2010-07-12 中國時報
讓觀眾正襟危坐的看戲、講究文本的鏡框式舞台演出,不再是台灣劇場遵循的樣貌。繼優人神鼓與金枝演社後,新興的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也以強調觀眾、演員與演出環境互動的「環境劇場」為創作重心。《2012》系列作品以二○一二年末日預言為靈感,正是他們的代表作。 「環境劇場」由美國導演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建構,發表於六○年代末期,概念強調打破傳統文本及舞台侷限,希望戲劇要結合社會議題與儀式行為。他認為,表演可以發生於任何場所,可以在戶外山水或是各種場景中演出,但特別強調要建立演員、觀眾和背景環境等元素的交流。 在台灣,優人神鼓與金枝演社是「環境劇場」的代表性劇團。優人的《入夜山嵐》,就是在木柵老泉山上首演的作品,在露天的樹林、草地與蒸騰的霧氣中,表演者、觀眾與自然環境同時成為作品的一部份。而金枝利用淡水滬尾砲台古蹟與地勢推出的《山海經》、《祭特洛依》,也是讓演員與觀眾融入演出與環境的代表作。 另外,中國大陸近年盛行的實景山水劇場,譬如張藝謀在漓江邊打造的《印象.劉三姐》等戲,其實也可視為環境劇場的一種。
成立於二○○五年的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由來自香港的劇場工作者梁菲倚、張藝生等人創辦。關於二○一二年是地球末日的傳言甚囂塵上,他們便以末日作為演出發想,推出以「環境劇場」發展出來的《2012》首部曲,在景美人權園區演出。
在這場演出中,觀眾像是參與一場旅遊行程,由演出者帶領,遊走、停留、再遊走,穿梭於景美人權園區的光廊、水池、庭院、樹叢,一起進入劇團的默劇、舞蹈、錄像、裝置、音樂等不同演出形式中。表達人們對末日預言產生的沉重、愉快、悲傷等感受。
之後劇團決定每年都在不同場地推出《2012》,直到二○一二年。今年莫比斯推出第二部曲《2012光之祭典》,演出地點轉至台北華山創藝園區,同樣以強調「環境劇場」的特色。他們運用廢棄酒廠與戶外綠地,同樣將帶領觀眾與演出者遊走其中,劇團也會邀觀眾一起與演出者共同擊鼓、跳舞、敲缽。 《2012光之祭典》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台北華山創意園區登場。
2010-07-12 中國時報
讓觀眾正襟危坐的看戲、講究文本的鏡框式舞台演出,不再是台灣劇場遵循的樣貌。繼優人神鼓與金枝演社後,新興的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也以強調觀眾、演員與演出環境互動的「環境劇場」為創作重心。《2012》系列作品以二○一二年末日預言為靈感,正是他們的代表作。 「環境劇場」由美國導演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建構,發表於六○年代末期,概念強調打破傳統文本及舞台侷限,希望戲劇要結合社會議題與儀式行為。他認為,表演可以發生於任何場所,可以在戶外山水或是各種場景中演出,但特別強調要建立演員、觀眾和背景環境等元素的交流。 在台灣,優人神鼓與金枝演社是「環境劇場」的代表性劇團。優人的《入夜山嵐》,就是在木柵老泉山上首演的作品,在露天的樹林、草地與蒸騰的霧氣中,表演者、觀眾與自然環境同時成為作品的一部份。而金枝利用淡水滬尾砲台古蹟與地勢推出的《山海經》、《祭特洛依》,也是讓演員與觀眾融入演出與環境的代表作。 另外,中國大陸近年盛行的實景山水劇場,譬如張藝謀在漓江邊打造的《印象.劉三姐》等戲,其實也可視為環境劇場的一種。
成立於二○○五年的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由來自香港的劇場工作者梁菲倚、張藝生等人創辦。關於二○一二年是地球末日的傳言甚囂塵上,他們便以末日作為演出發想,推出以「環境劇場」發展出來的《2012》首部曲,在景美人權園區演出。
在這場演出中,觀眾像是參與一場旅遊行程,由演出者帶領,遊走、停留、再遊走,穿梭於景美人權園區的光廊、水池、庭院、樹叢,一起進入劇團的默劇、舞蹈、錄像、裝置、音樂等不同演出形式中。表達人們對末日預言產生的沉重、愉快、悲傷等感受。
之後劇團決定每年都在不同場地推出《2012》,直到二○一二年。今年莫比斯推出第二部曲《2012光之祭典》,演出地點轉至台北華山創藝園區,同樣以強調「環境劇場」的特色。他們運用廢棄酒廠與戶外綠地,同樣將帶領觀眾與演出者遊走其中,劇團也會邀觀眾一起與演出者共同擊鼓、跳舞、敲缽。 《2012光之祭典》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台北華山創意園區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