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維把生活變當代藝術, 雖是藝術家,不提畫筆也不拿雕刻刀,卻像社會學家般觀察當代人。經過他敏銳的藝術之眼,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昇華為當代藝術。

李明維把生活變當代藝術, 雖是藝術家,不提畫筆也不拿雕刻刀,卻像社會學家般觀察當代人。經過他敏銳的藝術之眼,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昇華為當代藝術。


2010.07.11聯合報
身為當代藝術家,李明維好似社會學家觀照當代人,他以日常的吃飯、睡覺…與當代人對話,挖掘出眾人最深層的內在,也讓眾人的生活化為當代藝術。
醫師世家 看血想吐
有人從李明維的藝術察覺濃濃的宗教情懷,有人覺得他像「療癒系」藝術家。很有自覺性的他,將自己的創作屬性歸類為「社會性觀念藝術」,「探索陌生人的心靈及人類的行為」是他創作的核心。
和傳統「學文科」出身的藝術家不太一樣,李明維擅長將心理學、社會學、科學和聲音融入行為藝術。閒暇時,他最愛閱讀的除了文學,還有物理學及量子學。
李明維出身醫師世家,14歲成了小留學生,曾在美國讀過四年預備醫科,卻發現自己的體質和外祖父一樣,「一看到血就想吐」。
跟家人溝通後,他選擇建築與織品雙修,重新從大一讀起,但又發現「我喜歡模稜兩可,而建築有太多的對錯。」他拿到了織品系學位,曾到紡織廠上過兩年班,直到工廠倒閉,再度面臨抉擇。
內心召喚 選擇藝術
「我想當藝術家,就如同神職人員有種使命感。」這回他順從內心召喚選了藝術。外婆過世時,他種了一盆水仙朝夕相處,體悟生命的循環,他即以「水仙的一百天」進入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雕塑組。
剛到耶魯的李明維對學校所在環境一無所悉,什麼人都不認識。為打破這種疏離感,他在校園裡四處張貼小廣告邀人「共進美好晚餐,並進行自省式談話。」回到家,他發現答錄機的留言多到爆,連畫廊界都聽說:「耶魯有位亞裔學生,不雕刻、光煮飯。」他日後的經紀人也找上門來,畢業時,畫廊為他舉辦個展,結果吸引惠特尼美術館館長匿名與他共進晚餐。
一個月後,他接到館長打來的電話,李明維成了第一位攻進美國當代藝術重鎮、惠特尼美術館的華人,從此平步青雲。如今他活躍於世界聞名的藝術殿堂及雙年展,是台灣少數在國際藝壇擁有極高能見度的藝術家。
自在放鬆 修補關係
與陌生人一對一進行私密的溝通,是李明維「晚餐計畫」、「睡寢計畫」的核心,顯影的是陌生人之間微妙的化學變化。但李明維其實很內向,他坦承,第一次執行「睡寢計畫」的時候非常緊張,因為「出現的人跟原本想像的完全不同」,越是預設過程反倒越是僵硬,最後體悟:「唯有自己先自在、放鬆,誠心平等對待陌生人,」對方才能自在地卸下心防。
一位參加「晚餐計畫」的中年婦女,細述她的家庭生活如何美好,中途卻痛哭流涕,原來她剛剛簽下離婚協議書,那些美好的回憶「都是過去式!」
有時,他像女媧補天般,試圖修補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
流動花園 試測人性
「當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都待修補,就從如同人類第二層皮膚的衣裳開始吧!」今年9月,李明維將以「補裳計畫」二度參加利物浦雙年展。
該計畫去年在紐約初次發表時,李明維從牆上的線軸取線為觀眾補裳,空間內纏繞的細線「如同臍帶般」糾結,在展期最後一天才全部斷剪斷。有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拿了一件破破爛爛的小毛衣前來,引起李明維好奇。原來這是老先生小時候,母親為他織的毛衣,歷經歲月痕跡,衣服上滿是補丁。
有時,他又像是在試測人性般,「考」驗觀眾。他以「流動的花園」參加2009里昂雙年展,一彎蜿蜒的水道流經逾12米長的大理石桌,水中插滿鮮花,觀眾可把花帶走,但需要做兩件事:回去時得走不同於來時的路徑;另需在途中,將花朵轉贈給一位陌生人。
這件作品在雙年展中廣獲迴響,許多人很興奮地取花,但看到展場的指示後,又把花朵放回去,因為他們自覺做不到。
看周遭 藝術在身邊
不只與人間對話,李明維也藉聲音共證存在的底蘊,近作「聲音三部曲」在蘇格蘭Bute皇室的廣袤山林間,藉一組60件大風鈴捕捉風的身影、在二戰時期的臨時手術室以鳥鳴隱喻重生、藉兵器室裡的練琴聲驗證存在,「這些聲音並非為你存在、不為任何人表演,是你有幸遇到它們。」
李明維說,當你用力想解剖藝術是什麼,美感反倒離你愈來愈遠,不如「暫時放下眼睛,好好聽音樂」,再回頭看看周遭,「原來藝術就在你身邊」。
究竟當代藝術是什麼?「當代藝術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慧黠的李明維吐出兩字箴言:「創新」,點出當代藝術的精髓。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