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據: 讓其他人能從中學習,或是從中察覺到許多事情,甚至獲得撫慰或勇氣,不僅可以減少自己的後悔,或許也能減少其他人人生中的痛苦。

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據: 讓其他人能從中學習,或是從中察覺到許多事情,甚至獲得撫慰或勇氣,不僅可以減少自己的後悔,或許也能減少其他人人生中的痛苦。

2010/07/28 聯合報╱大津秀一(日本臨終醫療專家)
為了讓自己在臨終時不會後悔,我們應該積極的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據。而這樣的行為也可以帶給後人力量……

相信許多人都希望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據。
我十分能夠體會很多人老了之後想寫自傳的心情。因為人生是自己的作品,所以把人生的歷程寫成書,當然是件好事。
但是,等到身體衰弱了之後,才想要留下活過的證據,往往很困難。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最好在健康的時候就做好打算。
她留下了書信給家人
也留下紀念冊給醫院
你想為自己走過的人生,留下什麼?
如果英年早逝而留下尚未長大的孩子,孩子往往無法理解父母的死。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了解爸爸或媽媽是什麼樣的人、度過了什麼樣的人生,可以留下書信給孩子。
日本人一向強調不說出口的美學,所以寫信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在信中,我們可以誠實吐露難以啟齒或是一直埋藏於心中的想法。我相信這非常適用於不擅表達的日本人。
除了家人以外,也有人非常積極的留下書信給自己的朋友或其他人。在我的醫生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位患者,就是在我前一本書《死學》中也出現過的四十多歲女性。
這位女性不但留下了書信給她的家人、朋友,同時也給我們醫院的同仁留下了一本小小的紀念冊。在這本紀念冊裡,收錄了她想對每一個人說的話。
在寫下這本紀念冊的時候,她的病情其實已經嚴重到幾乎無法穩定的握筆寫字了。但紀念冊中的筆跡,卻不見任何一絲的顫抖,我驚訝於她娟秀字跡中透露出的凜然之姿,同時也感覺到她的靈魂彷彿還留在人世。
後來她轉院了,所以我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她。但是她做的紀念冊,始終放在病房書架的一角。每當我覺得難過的時候,經常會拿起這本紀念冊。
不知道為什麼,紀念冊封面粗糙卻又溫暖的觸感,總是帶給我更多的力量。我想這是因為她已經透過這本紀念冊,將自己的一部分留給了我們吧。
現代社會電子郵件已經蔚為主流,而書信往往也不是親筆書寫,而是印刷出來的文字。可是提筆寫下的文字,總是讓人覺得安心,大概是因為我們往往能夠想像已故的人在書寫時的情景。所以我認為,這些親筆寫下的文字,顯然也把書寫者留給了這個世界。
蘊含書信中的心意
她真實存在的證明
說到留下書信,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在護理站讀著一本名為《專業護士》的雜誌,裡面有一篇東京都立駒醫院副院長佐佐木常雄先生的投稿。
那是關於一位高中女孩在十七歲時死於白血病的故事。
十七歲……這大約只有平均壽命的五分之一,同時也是我年齡的一半左右。這個女孩活在世上的時間只有其他人的五分之一,這是多麼沉重的痛苦及悲哀。
佐佐木先生的女兒,是這個十七歲女孩同高中同社團的學妹,在這樣的緣分下她收到了這個女孩所寫的文章。看完這篇文章後,佐佐木先生也覺得非常感動。
那篇文章是這麼寫的:
這說不定是我所寫的最後一封信,但是,我其實不知道該寫什麼才好。我想不出什麼恰當的言語,向此生告別。我好想再活一次。我好想能夠克服病魔,再活一次。
謝謝。
獻給每個為我哭泣、痛苦、疲憊、奉獻的人。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為別人奉獻,拯救別人。同時,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可以為某人而死,希望自己的生和死都是有意義的。
至少,對我來說,你們的生不僅是有意義的,你們的存在也是不可或缺的。
你們既勇敢又堅強。我希望你們能夠充滿拯救了他人的滿足感,並且自信的活下去,對我來說,你們是不可缺少的人。
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有一個人打從心底感謝你、尊敬你。
看了這篇文章後,除了原本認識她的人之外,並不直接認識她的人,也都會為之動容、難以忘懷吧。
雖然是一篇短短的書信,但是蘊含其中的滿腔心意,也包含了她這個人真實存在的證明。而她的身影也會投射在讀完這篇文章的我們的心底,並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像這樣子替自己留下活過的證據,生命就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所以,為了讓自己在臨終時不會後悔,我們應該積極的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據,而這樣的行為也可以帶給後人力量。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只屬於他自己,但其他人往往可以從中學習,或是從中察覺到許多事情,甚至獲得撫慰或勇氣。這麼一來,不僅可以減少自己的後悔,或許也能減少其他人人生中的痛苦。
留下活過的證據,就是具有這麼大的力量。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