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蚊子館」、照顧音樂產業

消滅「蚊子館」、照顧音樂產業

2010/06/19 聯合報
青輔會近年有個挺有創意的計畫,叫「滅飛」,邀請青年提供創意,好消滅各地的眾多「蚊子館」,建物得以起死回生。
新聞局長江啟臣最近也萌生「滅飛」創意,他鬆了領帶、聽樂團演出,遂打算讓各地的文化中心變身成為「live house」,解決獨立樂團無處表演及練團的窘境。
官員勇於創意施政,值得肯定,建議江局長不妨回頭看看,當初「蚊子館」怎麼產生的?是區位不佳、交通不便,所以乏人問津;或是,臨近區域的藝文人口無法支撐場館營運?也可能是一開始便錯估需求,後來的建築設計又未盡人意,終至只能關著養蚊子?甚至,答案是「以上皆是」!
流行音樂產業是台灣重要的文化圖騰創造實力的展現,但政府一向迷信「硬體」,以為只要蓋了建築物,一切政策效果便會自然水到渠成。事實是,文化創意產業最大的資產,是人才與創意,而不是水泥、鋼筋打造的建築體。再好的場館若沒有妥善的經營計畫、管理團隊、行銷創意,又怎麼可能不淪為虛有其表的蚊子館?
遠從游錫堃主政時代,「新十大建設」的五千億預算中,大筆一揮,撥了九十億元要蓋「流行音樂中心」,即使音樂界並不看好花大錢蓋流音中心的產業效果,但來自音樂人的意見始終無法撼動既定政策。
結果是國際競圖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設計,噪音疑慮揮之不去,音樂人急得跳腳;想從善如流、納入音樂人審查競圖的南部海洋暨流行音樂中心,只得硬生生喊卡,全盤重來,被建築界譏為國際笑話,至今風波未息。
江啟臣要「滅飛」,最好先聽聽音樂人的心聲吧。看看一向不受政府照拂卻兀自生命飽滿的音樂產業,對政府近年突然的關愛是如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