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是台灣企業最好的契機

ECFA引契機 台灣機會來了

2010/06/17 聯合報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即將簽署,面對「後ECFA時代」、吸引台商回流,經濟部長施顏祥日前表示,台灣產業將跨入「生產製造」、「服務行銷」雙引擎階段,是台灣企業最好的契機。
經濟部日前舉辦2010台商投資台灣高峰會,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指出,在「後ECFA時代」,不論是對台商或鄰國而言,台灣的戰略地位都將重新出發,並重新擁抱亞太營運總部、運籌中心的遠景。
他還幽默表示,對台灣來說,這是重要的「補考機會」,「人生不見得有很多次補考機會,台灣一定要把握。」
梁國新指出,受到ECFA效應影響,最近許多外商都向經濟部表示想來台投資、或加強與台灣合作的意願,如日本瑞穗銀行日前就表示,將率十家日商來台,尋找與台商合作的機會,台商可以併購或參股方式,取得日本核心技術,進而共同開發大陸市場。
梁國新強調,日商都認為,現在台灣的投資環境讓人有信心,開啟了全新的投資情勢。
梁國新說,他看到台商可以在外商及中國之間扮演的關鍵角色,例如日本人大陸福州設立了汽車公司,但是當地管理經營者卻是台灣的中華汽車,這就是台灣在中國市場可以扮演的關鍵角色,因為台灣有軟實力,對外商而言,必須藉助台商力量,在中國市場擴展版圖,這也是台灣很好的機會。
梁國新表示,台灣除了與中國關係的改善、國際經貿環境日漸健全,更重要的是目前經營的環境更好了,例如營所稅從25%降到17%,降到比韓國、中國都還低;另外,台灣的遺贈稅也降到了10%,都很具吸引力。
除此之外,梁國新指出,台灣對智慧財產權較為尊重,我們還具備智財權法院,都是新建事業良好的基礎。

後ECFA時代 台商回台成趨勢
2010/06/17 聯合報
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杜紫宸說,台商以前去大陸投資是買單程車票;在簽了ECFA之後,彷彿取得了多次簽證,可以多次往返,未來台商要經營的是比現在大一百倍的市場。
他是在經濟部日前舉辦的「2010台商投資台灣高峰會」,做了以上表示。
杜紫宸表示,過去台商去大陸投資,主要是看好中國的土地和廉價勞工,可以蓋大量廠房;但未來當東亞的日本、印度、紐澳等國家,整合成為一個大型經濟體,中國光是擁有一些土地和勞工優勢已經不具備關鍵成功的要素。
他認為,台商要擁有研發和差異性,也就是特殊的Know-How才有利基。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台商要培養智慧,也就是創新和研發的技術,這部分非屬台灣不可,有了這個利基,台灣就可放眼世界。
他說,雖然ECFA是架構協議,只有部分貨品貿易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但現在的狀況就像台語說的「頭過身就過」,未來包括經濟進一步合作、投資保障、智慧財產權等簽署,都將對中國、台灣之間的經貿往來有很大影響。
金可國際集團董事長蔡國洲已決定帶著寶島眼鏡營運總部及高階隱形眼鏡生產線回台設廠,初步投資至少有2億元,預期至少將增加幾百名員工;還規劃回台上市。
為何想回台?他說主因是「投資氛圍不同」,他二、三年前還完全沒有回台的念頭,但現在卻覺得企業經營、經商氣氛都不同,從政府對稅制、台商返台作為,讓他覺得是時候「該回台灣了」。
他說,「MIT(台灣製造)跟MIC(中國製造)就是不同」,明明機器設備都一樣,但光一個產地證明所累積的信譽,對台灣市場的認定就是品值保證,「但拜託我不要是中國製造」。他說只要把MIC換成MIT,國際市場價格就增值15%以上,這就是台灣的利基。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