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浩劫錯過火攻時機 要等到8月鑽新井解危
上午11:58
墨西哥灣浩劫錯過火攻時機 要等到8月鑽新井解危
2010/6/28聯合報
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油平台爆炸漏油事件,發生迄今超過2個月,6月初的漏油汙染面積已達20萬2703平方公里,相當於5.6個台灣的規模,是美國史上最大的油汙事件,總統歐巴馬更拿911事件和它相提並論。
更慘的是,至今試過的各種方法無一奏效,最快要等到8月開鑿完成減壓井(另闢抽油井)後,才能穩住局面。
4月20日鑽油平台爆炸後沉入海底,每天2、3萬桶的原油不斷從水深約1500公尺的海底破裂油管噴發,眼見墨西哥灣已進入颶風季節,颶風很可能將海上難以計數的漏油捲成巨大黑浪,讓更大範圍的美國海域、陸地覆蓋在刺鼻黏稠的油汙之中,因此,這場「堵油大作戰」不僅要搶救美國生態,更是與時間賽跑的艱難任務。
擁有油井採礦權的英國石油公司(BP)在第一時間,採取各項傳統攔汙行動,避免油汙在海面上隨風向、海洋環流四處擴散,但根源的作法還是先堵住海底的漏油孔,讓原油早點止漏,才能避免事端擴大。
處理這次危機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深海下作業。BP最初派了4台水下機器人到1500公尺深的海床上,試圖關閉冒出油的油閥,但很快就宣告失敗。
油閥就像堤防的水門一樣,水門的閥門平時是關閉的,當市區洪水水位超過閥門時,就必須打開讓水往堤外宣洩,它具有抗壓、洩壓的功能。海床下的石油從固體變成液體的過程,也產生很高的壓力,平時石油被頁岩封住,當被機器鑽開,往上噴發的力道可想而知,因此在開採時需要油閥感應、控制石油的壓力。
不過,油閥在爆炸時已遭破壞而失去功用,且油管噴出巨量原油,使機器人操作十分困難,加上機器人是工程師在水上用電腦操作,在這麼深的水下運作,動力大大減弱,操作容易失準。
第二招是做一個約6層樓高的大漏油罩,企圖罩住漏油孔,再用抽油管抽出漏出的原油回收處理,但漏油罩同樣面臨深海的強大水壓而跌跌撞撞,不但罩不住漏油孔,油井溢出的天然氣(含98%甲烷)和海水混合,形成「甲烷冰」,這是人類鎖定開發的新能源,卻在這個緊要關頭堵住抽油管,讓漏油罩行動出師不利。
事隔一個月,BP決定祭出封頂法(Top Kill)法對付漏油孔。5月27至29日共在漏油孔灌入6000噸水泥和重漿,希望封住油管,但油層的位置在海床下1萬公尺深,油井的壓力過大,6000噸重漿「塞牙縫都不夠」。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張國棟指出,壓力是很奇妙又難搞定的東西,石油藏在1萬公尺深的地底下,向上噴發的壓力非常大,漏油孔漏了1個月的油,已釋放部分壓力,和其他油層的壓力有高低之別,一旦用人為方式封住,一段時間過後,石油往漏油孔處填補,彼此的壓力又一致了,肯定會揭開「舊傷口」再度噴漏。
後來,BP在美國政府的要求下,再派水下機器人下海剪斷漏油的油管,蓋上一個防堵裝置,並和油管相連,把漏油和天然氣送到海面上的鑽油船。結果這項名為「海下立管截油系統」的防堵裝置,增加20%的漏油速率,攔截了43%的水下漏油,BP正設法提高攔油率,成效差強人意。
張國棟說,整體看來,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另鑽減壓井,也就是在附近新開一個鑽油平台,讓原油從這個出口噴發,減輕目前漏油的油井壓力,進而把它封住,屆時油汙威脅才能解除,但預計要到8月中旬,減壓井才能完成。
BP估計漏油的油井,還儲存超過20億加侖原油,按照目前漏油速度計算,油井還要4年才會枯竭。
火攻化油陣 美錯過時機
美國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BP)除了得設法趕快止住海底的漏油,也要傷腦筋處理海面上漫無邊際的油汙,不但動員大量的人力和機具,幾個傳統攔汙工法都用上了,但清除的油汙不到5%,還引來二次汙染的公害爭議。
美國國務院積極介入搶救行動,和BP一起向其它國家提出協助請求,要求提供攔油索、防火柵、除油船等物資,和一切有效的解決方案,迄今已有17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伸出援手,包括台灣。
有挪威業者提供美國150立方公尺的化學除油劑(化油劑,也稱分散劑)遭拒,原因是該除油劑未獲美國認證。專家說,其實挪威提供的化油劑比BP目前所使用的更環保。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陳咸亨表示,歐美處理油汙事件常用化油劑,在漏油發生的24到48小時內,對水面下剛冒出來的原油噴灑,目的是讓原油浮上水面之前,因接觸化油劑而增加比重,並切斷其化學鏈結,形成小塊、小塊沉到海底,避免波及附近的生態敏感區;這次BP的化油劑不但用量多(截至6月15日已施用近4000噸),成分也不環保,因而飽受輿論和學術界批評。
高雄海大海洋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張國棟指出,沉到海底的原油其實也不利海洋生態,因此也有科學家培養專吃這種汙染物的微生物,但又怕成為海洋生態的破壞者,至今還停留在研究階段。
張國棟說,未經處理的原油漏到海面上,原油中分子量較小、比重較輕的化學成分會揮發到大氣中,比重較重的部分和海水接觸,形成乳化現象,狀似膠球,麻煩的是,這些膠球會因為波浪擾動而增加體積,最後沉在水下一個範圍的深度內,想要完整收集處理的難度因此變高。
這次還動用1722公里長的攔油索圈圍油汙,倉庫裡還有350公里攔油索備用,是史上最長的紀錄。張國棟表示,攔油索可以圈住水上、水下合計約1公尺的油汙,但最怕強風大浪翻動,會讓攔油索攔不住油。
放一把火把海上油汙給燒了,作法也很常見。張國棟說,必須考慮燃燒油汙的附近沿岸人口稠密度,像台灣沿海若發生類似油汙事故,就不太合適這麼做;這次美國也嘗試燒油,但因錯過時機,油汙浮上水面太久已「老化」,降低了燃點,所以多半燒不起來。
2010/6/28聯合報
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油平台爆炸漏油事件,發生迄今超過2個月,6月初的漏油汙染面積已達20萬2703平方公里,相當於5.6個台灣的規模,是美國史上最大的油汙事件,總統歐巴馬更拿911事件和它相提並論。
更慘的是,至今試過的各種方法無一奏效,最快要等到8月開鑿完成減壓井(另闢抽油井)後,才能穩住局面。
4月20日鑽油平台爆炸後沉入海底,每天2、3萬桶的原油不斷從水深約1500公尺的海底破裂油管噴發,眼見墨西哥灣已進入颶風季節,颶風很可能將海上難以計數的漏油捲成巨大黑浪,讓更大範圍的美國海域、陸地覆蓋在刺鼻黏稠的油汙之中,因此,這場「堵油大作戰」不僅要搶救美國生態,更是與時間賽跑的艱難任務。
擁有油井採礦權的英國石油公司(BP)在第一時間,採取各項傳統攔汙行動,避免油汙在海面上隨風向、海洋環流四處擴散,但根源的作法還是先堵住海底的漏油孔,讓原油早點止漏,才能避免事端擴大。
處理這次危機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深海下作業。BP最初派了4台水下機器人到1500公尺深的海床上,試圖關閉冒出油的油閥,但很快就宣告失敗。
油閥就像堤防的水門一樣,水門的閥門平時是關閉的,當市區洪水水位超過閥門時,就必須打開讓水往堤外宣洩,它具有抗壓、洩壓的功能。海床下的石油從固體變成液體的過程,也產生很高的壓力,平時石油被頁岩封住,當被機器鑽開,往上噴發的力道可想而知,因此在開採時需要油閥感應、控制石油的壓力。
不過,油閥在爆炸時已遭破壞而失去功用,且油管噴出巨量原油,使機器人操作十分困難,加上機器人是工程師在水上用電腦操作,在這麼深的水下運作,動力大大減弱,操作容易失準。
第二招是做一個約6層樓高的大漏油罩,企圖罩住漏油孔,再用抽油管抽出漏出的原油回收處理,但漏油罩同樣面臨深海的強大水壓而跌跌撞撞,不但罩不住漏油孔,油井溢出的天然氣(含98%甲烷)和海水混合,形成「甲烷冰」,這是人類鎖定開發的新能源,卻在這個緊要關頭堵住抽油管,讓漏油罩行動出師不利。
事隔一個月,BP決定祭出封頂法(Top Kill)法對付漏油孔。5月27至29日共在漏油孔灌入6000噸水泥和重漿,希望封住油管,但油層的位置在海床下1萬公尺深,油井的壓力過大,6000噸重漿「塞牙縫都不夠」。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張國棟指出,壓力是很奇妙又難搞定的東西,石油藏在1萬公尺深的地底下,向上噴發的壓力非常大,漏油孔漏了1個月的油,已釋放部分壓力,和其他油層的壓力有高低之別,一旦用人為方式封住,一段時間過後,石油往漏油孔處填補,彼此的壓力又一致了,肯定會揭開「舊傷口」再度噴漏。
後來,BP在美國政府的要求下,再派水下機器人下海剪斷漏油的油管,蓋上一個防堵裝置,並和油管相連,把漏油和天然氣送到海面上的鑽油船。結果這項名為「海下立管截油系統」的防堵裝置,增加20%的漏油速率,攔截了43%的水下漏油,BP正設法提高攔油率,成效差強人意。
張國棟說,整體看來,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另鑽減壓井,也就是在附近新開一個鑽油平台,讓原油從這個出口噴發,減輕目前漏油的油井壓力,進而把它封住,屆時油汙威脅才能解除,但預計要到8月中旬,減壓井才能完成。
BP估計漏油的油井,還儲存超過20億加侖原油,按照目前漏油速度計算,油井還要4年才會枯竭。
火攻化油陣 美錯過時機
美國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BP)除了得設法趕快止住海底的漏油,也要傷腦筋處理海面上漫無邊際的油汙,不但動員大量的人力和機具,幾個傳統攔汙工法都用上了,但清除的油汙不到5%,還引來二次汙染的公害爭議。
美國國務院積極介入搶救行動,和BP一起向其它國家提出協助請求,要求提供攔油索、防火柵、除油船等物資,和一切有效的解決方案,迄今已有17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伸出援手,包括台灣。
有挪威業者提供美國150立方公尺的化學除油劑(化油劑,也稱分散劑)遭拒,原因是該除油劑未獲美國認證。專家說,其實挪威提供的化油劑比BP目前所使用的更環保。
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陳咸亨表示,歐美處理油汙事件常用化油劑,在漏油發生的24到48小時內,對水面下剛冒出來的原油噴灑,目的是讓原油浮上水面之前,因接觸化油劑而增加比重,並切斷其化學鏈結,形成小塊、小塊沉到海底,避免波及附近的生態敏感區;這次BP的化油劑不但用量多(截至6月15日已施用近4000噸),成分也不環保,因而飽受輿論和學術界批評。
高雄海大海洋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張國棟指出,沉到海底的原油其實也不利海洋生態,因此也有科學家培養專吃這種汙染物的微生物,但又怕成為海洋生態的破壞者,至今還停留在研究階段。
張國棟說,未經處理的原油漏到海面上,原油中分子量較小、比重較輕的化學成分會揮發到大氣中,比重較重的部分和海水接觸,形成乳化現象,狀似膠球,麻煩的是,這些膠球會因為波浪擾動而增加體積,最後沉在水下一個範圍的深度內,想要完整收集處理的難度因此變高。
這次還動用1722公里長的攔油索圈圍油汙,倉庫裡還有350公里攔油索備用,是史上最長的紀錄。張國棟表示,攔油索可以圈住水上、水下合計約1公尺的油汙,但最怕強風大浪翻動,會讓攔油索攔不住油。
放一把火把海上油汙給燒了,作法也很常見。張國棟說,必須考慮燃燒油汙的附近沿岸人口稠密度,像台灣沿海若發生類似油汙事故,就不太合適這麼做;這次美國也嘗試燒油,但因錯過時機,油汙浮上水面太久已「老化」,降低了燃點,所以多半燒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