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 明星的公共形象實有賴觀眾的尊重與認同,激發其榮譽感,才能產生正面價值…當星光黯淡時….

邱坤良: 明星的公共形象實有賴觀眾的尊重與認同,激發其榮譽感,才能產生正面價值…當星光黯淡時….

2010.07.16聯合報
南韓偶像明星朴容夏之死日前成為新聞焦點,自殺原因是演藝事業起起伏伏,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加上照顧罹患胃癌的父親,身心俱疲,酒後一時衝動,造成遺憾…。據統計,南韓演藝界五年來已有十四名藝人輕生。
偶像明星發生不幸,最讓愛護他的觀眾不捨,也難以接受。我不熟悉現代演藝界的動態與其中內幕,尤其對當下年輕偶像所知不多,因此某些明星走上絕路,雖心生同情與惋惜,畢竟感受不深。但廿多年前,日本演員大友柳太朗跳樓身亡,卻曾讓我有偶像破碎的傷痛感。
大友是我年少時最喜歡的電影明星,新國劇舞台演員出身,「殺陣」功夫一流。他扮演單眼獨臂的丹下佐膳,以長跪之姿,口咬刀鞘、隻手拔刃的畫面,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當時大川橋藏還在這部《丹下佐膳》中擔任配角,隨後角色互異,大友主演的電影愈來愈少,大多只在大川橋藏領銜的東映時代劇跨刀演出,不禁對他心生憐惜,也關切他的表演生命。一九六三年東映根據司馬遼太郎小說《梟之城》改編的同名電影,又由大友柳太朗主演,還讓我興奮許久。
六○年代末之後,因日片限制進口,我無從瞭解大友柳太朗的狀況,直到一九八五年九月下旬某一天,台灣某報一則極不醒目的新聞報導他跳樓自殺的消息,令我大吃一驚,久久不能釋懷。兩年前到早稻田大學做訪問學者,還不忘到演劇博物館蒐集大友生命史資料。
大友的自殺肇因罹患神經症與老人痴呆症,時常記不起劇本的內容,深以為苦。九月廿七日早上八點半,大友獨自進入東京住家大廈的地下室倉庫。不久,夫人澄子察覺有異,將他帶回七樓家裡,大友卻趁妻子打電話時,跑至頂樓,翻過一、二層高的柵欄,一躍而下…。自殺前他還在拍伊丹十三導演的電影《蒲公英》,沒想到十二年後,伊丹十三如法炮製,在八樓辦公室跳樓自殺。伊丹之死有諸多傳聞,撲朔迷離,但大明星、大導演一世英名,走不出心底的悲愴,令人不勝唏噓。
明星身為公眾人物,面對挫折就自我了斷,是社會最壞的示範,不足為訓。但明星也是人,有喜怒哀樂與恩怨情仇,從人類有演藝事業與明星制度以來,明星光鮮亮麗的形象背後,就有太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折磨與辛酸,其內心的脆弱往往超乎想像。眼看後浪不停推擠前浪,敬業者不斷自我挑戰,有形與無形的壓力接踵而至,如果加上其他困擾,身心更難以承受,下焉者有錢就賺或撈一票就走,隨波逐流,反而沒有「壓力」。
演藝界因壓力而自殺,不是好面子的韓國人或重榮譽的日本人獨有的現象,中國、香港、台灣與其他國家都不乏其例。明星的公共形象實有賴觀眾的尊重與認同,激發其榮譽感,才能產生正面價值。社會對演藝人員背後的現實人生有同理心,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悲劇就能減低。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