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豬圈中再生 藤編師傅得靠養豬吃飯,傳統工藝技術沒落至此,這對高唱發展文創產業、一味獎勵設計上游的台灣,真是莫大諷刺….

從豬圈中再生 藤編師傅得靠養豬吃飯,傳統工藝技術沒落至此,這對高唱發展文創產業、一味獎勵設計上游的台灣,真是莫大諷刺….


2010/07/15 聯合報
雲門舞集「白蛇傳」由雕塑家楊英風設計的藤編道具「蛇窩」,兩年前在雲門八里大火中燒毀,「白蛇傳」因此被迫封箱兩年。日前彰化藤編師傅許添福依樣重編「蛇窩」,使「白蛇傳」得以重出江湖。
許添福重編蛇窩的地點,是在他養豬的豬圈。此地前面養著一群嚎叫候食的黑毛豬,後面空豬舍用以藤編。在藤編藝術逐漸消失的今天,養豬才是許添福的主業。
在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眼裡,雲門最初的誕生地,及後來落腳的八里排練場,和「蛇窩」再生的豬,樣貌有著相似之處:又熱又悶、殘破雜亂。可嘆的是,這不是偶然。
雲門前年大火時,外界才赫然發現,即使是知名超級舞團如雲門,排練場地也僅是鐵皮屋。雲門後來進駐淡水公有地,也因法規限制,不得不援引原為工商團體所設、財力門檻極高的「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
年初通過的文創法第廿二條,正是雲門以血肉衝撞,為其他表演藝術團體換來的「雲門條款」:表團若想進駐公有地,不必再援引促參法。這些相關的新條款,讓表團有機會換得比豬圈好的排練場地,也標明經過數十年,台灣政府對藝文單位的照顧還是有進步。
藤編蛇窩從豬圈中再生,又彰顯另個問題。正如甫從義大利演出歸來的林懷民所言,義大利引以為傲的皮革藝術,可溯及一千四百多年前,但台灣早期揚名的藤編呢?藤原料難尋,藤編師傅得靠養豬吃飯,傳統工藝技術沒落至此,這對高唱發展文創產業、一味獎勵設計上游的台灣,真是莫大諷刺。
台灣人民向來韌性絕佳,即使從豬圈般境地,也能養出絕美花朵。什麼時候,政府能主動照顧藝文團體所需,而不是等著他們自助互助,再在事後補破網?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