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著地球跑-日本東北4大祭 一路搖落去!

繞著地球跑-日本東北4大祭 一路搖落去!

2010-07-10中國時報
 迎接暑假,不妨規劃一趟日本東北祭典之旅,有輕鬆觀賞的浪漫七夕,也有活力十足的舞蹈遊行,度過一個親子都HIGH的假期。
 日本東北4大祭在8月初陸續登場,包括青森睡魔祭、盛岡Sansa舞祭、秋田竿燈祭以及仙台七夕祭,加上山形花笠祭、八戶三社大祭,有動有靜,各具特色,適合親子前往日本旅遊同時體驗,舉辦日期也都很接近,可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祭典,或依序全部參加。
 夏日祭典之所以頻繁,與農曆7月盂蘭盆會脫離不了關係,日本觀光協會表示,盂蘭盆會是日本最重要節慶之一,起源於佛教儀式,發展成平民娛樂有500年之久,日本人相信,夏天是與靈界交流最頻繁的季節,因此各地都舉辦盂蘭盆會,尤其民風純樸的東北,更能充分感受祭典活力與風俗民情。
 旅遊業者提醒,7月中旬日本學校也開始放假,是國內旅遊旺季,愈接近祭典訂房愈不容易,想要赴日本體驗每年一次的東北熱鬧節慶,腳步要快。

秋田竿燈祭 接竿神技爆驚嘆
 比起其他祭典,秋田竿燈祭(8月3日至6日)贏在神乎其技,白天可到秋田市千秋公園欣賞竿燈妙技會,夜晚重頭戲在山王大通,聚集250根竿燈,先是橫抬著遊行,隨著音樂節拍,壯丁將竿燈豎起並高舉,是全晚的高潮好戲。
 竿燈祭原是祈求儀式,竿燈形狀有如稻穗,將竿燈高高舉起,便象徵著五穀豐收。每個竿燈長12公尺,必須輪流用身體各部位去撐起,依序是手掌、額頭、肩膀,最厲害的是最後一招,以腰部支撐竿燈,然後換下一個壯丁表演。
 隨著遊行愈來愈HIGH,竿燈也愈接愈長,每接長一段是1公尺,最後加長5公尺,等於總長17公尺,長到竿燈舉起來就會彎曲,讓觀眾一邊捏冷汗、一邊驚呼。
 觀賞特技有趣,看意外連連的突槌更刺激。雖然偶爾出現倒竿,好在燈籠蠟燭一倒就熄滅,觀眾席上方也有繩索可撐住倒下來的竿燈,安全措施很周到。

青森睡魔祭 巨型燈籠比魄力
 青森睡魔祭(8月2日至7日)又稱佞武多祭,是東北4大祭中最受矚目的一個,每年吸引300萬國內外遊客前來觀賞。當地人說,睡魔祭起源眾說紛紜,大多與歷史脫離不了關係,不過他們最喜歡的說法是,用睡魔打敗夏天瞌睡蟲。
 睡魔祭有22台大型燈籠台車,前後左右四個面都有圖案,構成一個相關故事,通常是水滸傳、三國志或日本歷史人物,近年來常以大河劇主角為題材,不過前兩年受歡迎的「篤姬」是例外,因為依照慣例,不能以女性為主題,只有背面才能繪上女性或花卉,正面都是雄赳赳的男子漢才行。
 燈籠製作費時兩個半月,過去竹編無法做得細緻,手部只能做拳頭狀,現在使用金屬線,手指頭、指尖、爪子都可做得出來,每一個燈籠約用掉150公里金屬線,就可想像出有多精細。
 做好雛型後,另由專業職人貼和紙,技術最好的職人才能貼臉部;貼好後上色,色料必須塗得很薄,燈籠才能透光,
 二次大戰前,紙糊燈籠內部點的是蠟燭,常發生火燒意外,後來改用電燈泡,每個燈籠裝1200個燈泡,內部有發電機,加上台車本身重量,每一燈籠台車重達4噸,必須動用20位壯漢拉車。拉台車的壯丁很辛苦,不僅拉著前進,還要左右移動,讓燈籠人物虎虎生風。
 睡魔祭前5天在晚上遊行,行經新町通、平和公園與國道4號;最後一天下午便開始遊行,晚上燈籠台車搭船出海。


八戶三社大祭 山車人偶好霹靂
 東北4大祭進行同時,位於青森市附近的八戶也舉辦三社大祭(7月31日至8月4日),如果不喜歡走熱門路線,可前來觀賞這個具鄉土趣味的祭典。
 三社大祭有27台山車,本來不大,遊行到大街道時像孔雀開屏一樣,打開機關變得又寬又高,人偶站滿山車,有的還上演噴煙秀,有如霹靂布袋戲一樣華麗。
 老虎來了老虎來了,兩旁觀眾都伸長脖子期待被咬一口,據說咬了頭,就等於咬走病痛,是遊行隊伍中最受歡迎的成員;隊伍中還有真馬,走一走便拉屎,也博得觀眾會心一笑。

仙台七夕祭 花火映照竹葉城
 東北祭典大多是熱情動感的遊行,只有宮城仙台的七夕祭(8月6日至8日)浪漫又優雅,8月5日晚上舉行花火大會,今年將施放16000發,是東北最盛大的花火活動。
 七夕祭主要會場在仙台市買物通,整條街道懸掛飄逸長長流蘇的竹葉裝飾,每一根竹竿都充滿巧思,穿著浴衣的日本女生一邊穿梭一邊欣賞,還能順便逛街。
 懸掛竹竿的用意是許願,每一根有7種裝飾,各有不同意義,像是流蘇象徵織線,祈求有織布能力;紙鶴代表長壽;紙片祈求學問;像一個手提包包的是巾著,表示儲蓄;衣服則是祈求健康。
 除了買物通,整個仙台在七夕祭到處都能看到炫麗的竹葉裝飾,全市約3000根,可說是浪漫滿仙台。

盛岡Sansa舞祭 太鼓齊發響雲宵
 岩手縣盛岡市舉辦的Sansa舞祭(8月1日至4日),白天在盛岡車站前看表演,晚上到中央道參加遊行,最佳據點是位於路線中間的北日本銀行前。
 相傳幾百年前羅剎鬼作怪,當地人祈求三石神社幫助,把鬼封印在石頭下,為了保證不再作怪,鬼將手印在石頭上發誓,這就是岩手縣名由來;而Sansa這個字本身沒有意義,是因為當時人們跳舞慶祝,發出Sansa、Sansa快樂的節奏,便衍生出Sansa舞祭。
 Sansa舞祭出動3萬多人上街頭,特色是太鼓數目相當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把太鼓拿出來用,2007年列入世界第一太鼓行列紀錄,整個街頭響遍鼓聲,鼓手頭戴花斗笠、腰間綁彩帶,一邊打鼓一邊手舞足蹈,跳起來彩帶齊飛,動感十足。
 舞祭好看的地方,就是整個團體以默契跳出韻律感十足的舞蹈,共有4種舞步,大家跳得很賣力;每年選出的Sansa小姐,是跳舞隊伍中最美麗的看頭,還有小朋友認真又可愛的舞姿,吸引眾人目光,不光是市民跳得開心,也歡迎遊客加入一起跳。
標籤: | edit post
0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