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品王國的故事 食品業如何把餅做大
上午8:51
台灣食品王國的故事 食品業如何把餅做大
2010-06-26中國時報
一九三五年,日本總督府舉辦台灣博覽會,帶來人潮與商機,前一年甫開幕的義美商店足足忙了一個月。義美食品董事長高騰蛟在回憶錄中指出,「大家幫忙把蛋捲裝入鐵盒,經常忙到深夜一、二點。那時,雞蛋捲、鳳梨酥、綠豆糕、鹽梅糕都是熱門伴手禮。」
鳳梨酥暢銷 義美打響口碑
十六歲繼承父業的高騰蛟,將義美由一家小店發展到生產麵包、乳品、冰品、飲料的綜合食品集團。早期月餅皮以單純的麵粉與糖為主,高騰蛟考量健康與口感,把餅皮改良成為味道香濃的台式月餅。當前熱門的鳳梨酥,祖師爺就是義美,高騰蛟還將鳳梨酥餡包入義美的台式月餅中,成為暢銷的鳳梨月餅。
高騰蛟以「做餅的人生」形容自己一生,努力把傳統美食賦予現代精神,把世界食品融入台灣生活。他說:「食品是良心事業,每天最重要的是把餅做好,口味更好,更實在、更健康。」
國民政府遷台之初,百業蕭條,採取「以農業培植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政策,鳳梨、洋菇、蘆筍等罐頭成為外銷主力。據統計,自一九五三年至六七年間,這三類罐頭高居出口總值十%以上,產量達世界第一。
垃圾變黃金 統一創意驚人
一九六七年,統一企業以三千二百萬元資本額,從台南縣永康鄉的麵粉廠起家。四十三年後,統一企業從大宗穀物延伸到泡麵、麵包、牛奶、沙拉油、飲料…,並且轉投資7-ELEVEN、連鎖藥妝、咖啡與餐飲店。這一切發展根源於統一董事長高清愿的創新思維。
統一麵粉事業一年後就開始賺錢,高清愿卻不以此為滿,他發現麵粉以小麥為原料,其中七十五%產出是麵粉,剩下為一般工廠會丟棄的麩皮。統一將麩皮加工處理成為飼料,又是另一種商機。如今,統一飼料從台灣到中國、越南都有基地。別人眼中的垃圾,高清愿把它變成黃金!
從米果起家 旺旺大展鴻圖
統一布丁也是垃圾變黃金的例子。統一原本花了一千多萬進口機器做優酪乳,卻不合消費者口味,當時乳品部主管顏博明到日本考察,靈機一動,決定改做布丁,結果布丁成了統一招牌產品之一,每年銷量超過一億盒。
「食品業最有趣地方,就是可以無限發展。」高清愿說:「要做,就做最好的!」一句話點出台灣食品業者的魄力根源。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自十九歲接手宜蘭食品,最初因缺乏經驗虧了一億多元,後來他看到米果商機,特別向日本岩塚製果取經,轉而投入米果生產。一九九二年,蔡衍明赴中國投資,成為中國第一家米果生產商,以快、狠、準的策略經營,如今,旺旺集團已成為全球「米果大王」。
康師傅崛起 頂新泡麵傳奇
旺旺中國控股去年十月獲《富比世》選為亞洲最佳五十大企業,雄心勃勃的蔡衍明表示,「旺旺集團十年內一定要達到百億美元規模。」
看準中國內需市場的崛起,除了旺旺集團之外,以油品起家的頂新集團於一九九二年到天津投資設廠,推出第一碗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如今成為中國最大的速食麵生產商,創造了泡麵傳奇。
民以食為天,隨著所得的增長,食品市場的發展無可限量。小小的台灣,儘管天然資源有限,不過,精明的企業家們各憑本事,以無窮創意與靈敏嗅覺,快速抓住商機,勇於開拓海外市場,創造了驚人的食品王國。
2010-06-26中國時報
一九三五年,日本總督府舉辦台灣博覽會,帶來人潮與商機,前一年甫開幕的義美商店足足忙了一個月。義美食品董事長高騰蛟在回憶錄中指出,「大家幫忙把蛋捲裝入鐵盒,經常忙到深夜一、二點。那時,雞蛋捲、鳳梨酥、綠豆糕、鹽梅糕都是熱門伴手禮。」
鳳梨酥暢銷 義美打響口碑
十六歲繼承父業的高騰蛟,將義美由一家小店發展到生產麵包、乳品、冰品、飲料的綜合食品集團。早期月餅皮以單純的麵粉與糖為主,高騰蛟考量健康與口感,把餅皮改良成為味道香濃的台式月餅。當前熱門的鳳梨酥,祖師爺就是義美,高騰蛟還將鳳梨酥餡包入義美的台式月餅中,成為暢銷的鳳梨月餅。
高騰蛟以「做餅的人生」形容自己一生,努力把傳統美食賦予現代精神,把世界食品融入台灣生活。他說:「食品是良心事業,每天最重要的是把餅做好,口味更好,更實在、更健康。」
國民政府遷台之初,百業蕭條,採取「以農業培植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政策,鳳梨、洋菇、蘆筍等罐頭成為外銷主力。據統計,自一九五三年至六七年間,這三類罐頭高居出口總值十%以上,產量達世界第一。
垃圾變黃金 統一創意驚人
一九六七年,統一企業以三千二百萬元資本額,從台南縣永康鄉的麵粉廠起家。四十三年後,統一企業從大宗穀物延伸到泡麵、麵包、牛奶、沙拉油、飲料…,並且轉投資7-ELEVEN、連鎖藥妝、咖啡與餐飲店。這一切發展根源於統一董事長高清愿的創新思維。
統一麵粉事業一年後就開始賺錢,高清愿卻不以此為滿,他發現麵粉以小麥為原料,其中七十五%產出是麵粉,剩下為一般工廠會丟棄的麩皮。統一將麩皮加工處理成為飼料,又是另一種商機。如今,統一飼料從台灣到中國、越南都有基地。別人眼中的垃圾,高清愿把它變成黃金!
從米果起家 旺旺大展鴻圖
統一布丁也是垃圾變黃金的例子。統一原本花了一千多萬進口機器做優酪乳,卻不合消費者口味,當時乳品部主管顏博明到日本考察,靈機一動,決定改做布丁,結果布丁成了統一招牌產品之一,每年銷量超過一億盒。
「食品業最有趣地方,就是可以無限發展。」高清愿說:「要做,就做最好的!」一句話點出台灣食品業者的魄力根源。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自十九歲接手宜蘭食品,最初因缺乏經驗虧了一億多元,後來他看到米果商機,特別向日本岩塚製果取經,轉而投入米果生產。一九九二年,蔡衍明赴中國投資,成為中國第一家米果生產商,以快、狠、準的策略經營,如今,旺旺集團已成為全球「米果大王」。
康師傅崛起 頂新泡麵傳奇
旺旺中國控股去年十月獲《富比世》選為亞洲最佳五十大企業,雄心勃勃的蔡衍明表示,「旺旺集團十年內一定要達到百億美元規模。」
看準中國內需市場的崛起,除了旺旺集團之外,以油品起家的頂新集團於一九九二年到天津投資設廠,推出第一碗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如今成為中國最大的速食麵生產商,創造了泡麵傳奇。
民以食為天,隨著所得的增長,食品市場的發展無可限量。小小的台灣,儘管天然資源有限,不過,精明的企業家們各憑本事,以無窮創意與靈敏嗅覺,快速抓住商機,勇於開拓海外市場,創造了驚人的食品王國。